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财经 >  >> 
《长安三万里》简评
来源: 观察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8-20 12:29:31


【资料图】

看完《长安三万里》简评一下。

剧情是双线,败笔是“李白”。难点是“散点时空压缩”。

本片的主题是“报国无门”,人物、事件和情绪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。

主角有两人,高适和李白,都有才华,想报效国家,建功立业,但是都不顺利,一生蹉跎。

这两人在剧情中一个是实线,一个是虚线。高适一直在线,是实线。李白则是与高适的线索分分合合,是“虚线”。

这虚线导致了一个问题,就是对李白的讲述是不连续的,且没有贯穿性事件,非常散。再加上影片将几十年的人物经历进行了“时空压缩”,情节是东拼西凑来的,只靠“报国无门”勉强提纲挈领,所以李白就是个“诗朗诵”的空架子。其人物感染力,在欲望,在动机,在情绪的酝酿和累积上,严重缺少“行动”的有效支撑。人物行动被“虚线”和“散点”打断,缺乏一以贯之,环环相扣的统一性,给人“东拉西扯”的印象。情绪的抒发也因此少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。

在影片最后,纯粹是靠视听技术的渲染,靠观众对李白熟悉程度的脑补,靠诗歌名作的加持,生硬地堆砌出悲情氛围,所以观影感受并不好,少了水到渠成的自然妥帖。李白这个人物的才华,才情,被塑造成了“恃才纵诞”,甚至有明显的轻浮幼稚味。报国之心,建功立业的志向,那种让人生获得“份量”的东西被严重遗漏了。这让片中的李白形象更有杨花漂萍之感,没了劲柳梳风的爽健。

我觉得,本片对李白风格的塑造,在传统国产动画片里是不多见的,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的。他明显带有好莱坞动画人物风格的影响。在美国动画电影里,为了凸显主、配角人物之间的对比,常常要塑造一个怪诞不羁的形象。而《长安三万里》的创作者就生硬地照搬了这种设置。再加上“虚线”式的讲述方式,更让李白形象有一种被人为歪曲的感觉,不是很成功。

本片对高适的塑造中规中矩。动画制作技术可圈可点。画面美学风格不错,东方审美得到体现。动画人物的“眼眸”要再行探索,多下功夫。眼珠的运动变化是塑造动画人物的重要手段。本片在这方面表现得不理想。也可能是我对人物眼睛的表现力比较敏感,觉得创作者对眼睛的塑造不够熟练。

标签: